近年来,劳动教育不断在基层深化,劳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逐步解决了学校劳动教育边缘化的问题,但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,学校仍然需要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。
系统设计实施方案
学校应结合现状,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,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系统规划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,落实好劳动教育的管理机构,合理安排劳动教育课时,明确劳动教育目标、内容、组织、评价等内容。
精准定位劳动教育课程目标。劳动课程的目标要从劳动观念、劳动技能、劳动习惯、劳动精神等方面进行梳理,还要将课程目标作为课程建构和课程评价的标准——目标设置应分层级、分年段,这样才能为课程建构和课程评价提供标准化框架。
明晰劳动教育外延与内涵。劳动课程的整体建构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:一是劳动教育发生的场域应包含社会、学校、家庭等,社会提供实践基地,家庭是日常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,学校既是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,也是另外两个场域的教育策划者;二是劳动教育的内容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技术课程以外,还应关注新型劳动以及与创新思维相关联的劳动、社会公益性劳动、休闲体验性劳动等;三是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,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,手脑并用。除了有目的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之外,学校还可以采用方案交流研讨、成果展示汇报、榜样示范引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,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“桥梁”作用。
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。学校可以依托校园文化,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生源特点,遵循科学性、可行性、有效性等原则开发特色课程,创设课程实施的专业教室,如一米菜园、食育课程、百工技艺课程、大国工匠课程、纸模课程、航天课程、非遗课程、博物课程等。
协同推进形成教育合力
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方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学校要协同多方教育力量,整体设计规划劳动教育内容,组织课程实施,制定多元评价标准。
打破劳动教育的时空壁垒。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应多元化,通过主题实践、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性建构。主题实践活动以主题统筹劳动教育内容,打破课上课下、课内课外的壁垒,实现生活、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并行发展;项目式学习与劳动实践相融合,经历任务驱动(发现问题)、合作实践(解决问题)、成果分享(评价反思)、创新应用(拓展延伸)等阶段,打破学科边界,将学科教学融入劳动教育。
研发标准且多元的评价模式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课程体系细化评价规则,形成可操作、可量化的评价标准。由于劳动教育的实践性、整合性等特点,评价维度应尽量丰富多元,包括多元化评价主体、多样化评价内容、多样态评价形式等。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能够引导家长、学生和学校共同参与劳动教育,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。
关注劳动教育需求
劳动教育应因地制宜,协调各方资源,保障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。
提供实践基地。只有体验真正的生产劳动过程,学生才能对劳动形成真切感受,才能在收获时感受劳动本身的价值,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。这种体验需要实际的劳动场地,有些学校自身无法提供满足课程需求的多元实践场地,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协调,让学生去实际场所或模拟环境中学习体验。这类场所可以服务于大量有需求的学校和学生,成为学校和学生的共享资源。
提供实践参照。有些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建构方式、实施途径、推进策略缺少清晰的认知,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,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提供指引和示范。这些方式包括: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案例征集,通过调研发现有价值、可参照的学校实践方式,整理结集、经验介绍,等等。
劳动的普遍存在以及劳动教育的实践性、体验性等特质,决定了劳动教育需要更真实、更多样的社会参与;同时,劳动教育与德、智、体、美等教育的融合关系也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全学科渗透属性。如何更好打造劳动教育,如何让劳动教育发挥自身的特殊属性?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通过可持续的教育实践给出答案,也是劳动教育研究者应关注的问题。(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 李群)